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行政审批权逐步取消及放权,随之而来的就是放权后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树立在服务管理过程中控制风险,改变过去在控制风险中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理念。具体到行政放权后如何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优化服务和强化征管是税收工作的两大核心,取消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是税务机关简政放权的直接体现和服务纳税人的有效举措。但“该放的权坚决开放到位、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从“重审批”向 “重监管”的转移过程中,税收执法风险、执法责任的加大,使得在服务管理过程中控制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十分必要。
二、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手段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就是在放松前端行政管制的同时,必须要加大事中、事后的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目前已完成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中组建市、县(区)两级纳税评估机构、风险办公室的成立以及强化“查管互动”机制,体现了国税部门在监管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统一、加强“风险”应对方式;税管员职责的调整以及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和行业管理体现了国税部门监管运行向公正、透明和高效转变。
三、加强税收风险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的加强税收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分析,查找风险点,找准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税收风险管理办公室应运而生,而有效的实施信息管税也是加强税收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手段之一。
(一)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手段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首先要有可供分析的数据
1、 第三方信息来源少、实时性差、可利用率低。
虽然目前已与工商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地税部门等单位信息共享,但共享的范围小,数据缺少实时性、针对性、长期性。如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房管部门的预售许可信息;针对药品零售行业的管理,医保刷卡信息等,都是国税部门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更全面的第三方信息共享对税收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建立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共享数据十分必要。
2、内部信息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税务机关的内部信息采集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的申报及内设部门生成的各类数据。采集的数据是否规范、完整、真实,对数据分析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内部信息的准确性,税务机关各系统的使用,数据集中程度越来越高,错误数据的修改越来越复杂,垃圾数据越来越多,这都影响数据使用的可靠性。提高纳税人申报数据的质量,加强税法宣传,开展多方位纳税辅导、健全完善代理制度等多种渠道不一而足。
税务机关使用的各种系统、软件,数据集中程度越来越高,错误数据的修改也越来越复杂,垃圾数据随之增多,这都会影响数据使用的可靠性。而采取加强税法宣传,开展多方位纳税辅导、健全完善代理制度等多种方式以提高纳税人申报数据的质量,也是解决数据有效性的途径。
其次要有进行分析的手段和部门
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中专门成立了税收风险分析管理办公室,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这一工作,就要求但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员十分重要。要合理调配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以保证分析工作的质量,提高分析结果的可利用性。
(二)如何更好的利用分析结果进行风险管理。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开展税源进行分类管理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把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业务骨干集中起来,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加强有针对性的管理,实现 “术业有专攻、能人管难事”,实现税源由属地管理、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转变。
(三)如何建立更省时省力的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对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做法、经验、手段,要及时全面的总结,树立成果的榜样性,使之具有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可分行业、分类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税收征管的各环节有侧重点的进行监督管理。
总之,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是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行政放权、精简流程、更好服务纳税人的基础上更好的加强税收风险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实践。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