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岗位评价 促教师专业成长
近几年,我校以县教育局教师岗位能力评价方案为指导,在学区中心校的具体部署下,根据我校的教师岗位能力评价实施方案,每学年学校都对全校教师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细致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岗位能力评价理念,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学校、学生、教研组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结果和效果看,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大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正视教师岗位能力评价,评出效果,评出进步。
1、教师岗位能力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教师岗位能力评价,着重立足于教师未来发展,是一种依据教师发展目标,重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具体一点说,它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和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的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自我发展,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以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严格评价程序
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应遵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依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根本任务,不能偏离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研读教育局制定的实施方案,按部就班的执行才能有效果。
3、在原则下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
(1)如评价立足点之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上;把教师在岗位能力评价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功作为终结性评价(年度综合考评)的依据,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教师的岗位能力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师质量观、人才观,即方向性原则。
(3)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重点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对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做全面的分析,预测性地揭示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目标。引导和激励他们通过发展,缩小与目标的差距,即能力原则。
(4)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即全面性原则。全体教职工都是参与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对教职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持续的、周期的评价: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课程实施、教育科研、自我反思和持续发展等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评价。
(5)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既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又要指出他们需要改进之处,还要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以促使每个教师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即差异性原则。
(6)在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时,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分析,即客观性原则。
二、教师岗位能力评价的实施策略。
1、多种评价方式并存。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在授课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加上教科研能力及成果,学生辅导及后进生转化等方面,采取随机评价、学期评价或学年评价相结合。注意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追求评价内容和标准的科学性。
(1)专业能力评价内容,包括熟悉有关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具有教学实践的技能,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能敏感地洞察学生心理及其发展的能力。
(2)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包括能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构建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堂组织:对学生的日常评价;以及班级管理技能等。。
(3)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职业的兴趣与投入程度:自我教育的愿望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自我反思能力等。
三、岗位评价促教师专业成长的体现。
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有力地促进了我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近几年实施教师岗位能力评价的结果表明:我校教师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教师们能自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比较明显的是,由过去较多关注书本转向关注学生,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由单纯的讲授、教师的独自转向重视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的对话,由远离生活转向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的营造,由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向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四、认识不足,以期更大进步。
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功底较好,课程实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大有提高,教学方法较能切合实际,师生互动关系明显改善。大部分教师能以小学新课改精神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不足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还不够深入。个性差异关注不够,教育教学新理论更新少,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研究还不够,人人抓德育的理念不够深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探索、反思和完善,教师岗位能力评价必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的更迅速地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