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听赏习惯成就音乐梦想
(镇海庄市学校 包俊晓)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已成为大众的主要“消耗品”,在网络上、音像店里,流行音乐琳琅满目,而经典的一些古典音乐、歌剧都只能在不显眼的角落里找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学生每天对音乐的关注就停留在百度top排行热曲,他们口中除了《伤不起》,就是《荷塘月色》。音乐书本中的交响音乐、意大利歌剧、地方民歌、革命歌曲,学生们无动于衷、漠不关注。堪忧的境地,让我悚然的同时,更是觉得得为学生们做些什么,此时的“高质”音乐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一首流行乐《江南style》风靡全球,多次在多个国家稳登流行音乐榜首,而且几个月下来排行趋势平稳。一次音乐课上,在学生们强烈地要求下,我给他们观看了这首mtv,由著名的“鸟叔”主唱、主演,顿时课堂上学生们鸦雀无声,学生们充满热情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十分喜欢这个mtv。完毕,我问学生为何喜欢?喜欢它什么?学生们顿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很多同学认为是动感的节奏和伴奏给他们活力,让人能够“high”起来;有些同学觉得演员的表演风格比较轻松幽默,让人放松情绪;有些同学喜欢独具特色的骑马舞,等等一系列的想法,证明了这首嘻哈的《江南style》,吸引住了年轻的学生们, 有多样的魅力赢得了学生们的“芳心”,这已经足够。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最终的教学目标建立在良好的听赏习惯上,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听赏习惯决定着学习的效率。
一、有效合时地引导,达到静心聆听。
我发现同学们在聆听流行音乐时特别认真,都能自主地静下心聆听,这样大大提高了聆听效果,所以引导学生能够静心聆听音乐,是“高质”音乐课堂的重要基础。创设符合音乐风格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静心聆听。如一堂《摇篮曲》,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没有过多的言语,也没有花哨的环境布置,教师就在一个真实的摇篮前一上一下轻轻地摇着,然后亲切柔和地唱着催眠曲,这一幕情景让在场所有的学生都“震”住了,真实的摇摇篮情景一下子把学生引到母亲给宝贝唱摇篮曲的情境,那一次的教师范唱,学生全部静心聆听,达到完满的教学效果。想要引导学生静心聆听,也可以设法排除周边干扰,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闭眼聆听,这样的效果也能充分达到。在学生欣赏《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时,在介绍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平,学生初听感受以后,在复听全曲时,我让学生闭眼聆听,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学生聆听时特别安静,一首长长的乐曲竟没有同学发出声音,有些同学身体跟着音乐“走神”,有的同学面目狰狞,这都是他们真正走进音乐世界后的真实表现。听完后的交流显示,学生竟能听到许多初听时没有听到的,感受到的。
二、直观取巧的旋律线,提升音乐感知力。
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成长阶段决定了他们喜欢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的课堂本身要求注重“听”的感受,而有效的“视觉冲击”能够让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事半功倍。且不说视觉强烈的视频动画能够吸引学生,更具音乐特性的旋律图形谱,更是能够让学生直观明了地“看”到音乐的轨迹,有利于感知和记忆。巧取有特点的旋律线,巧妙引导学生联想旋律线的情感表达,将音乐本位进行到底。如:在上《唱脸谱》一课,这首京歌特点的歌曲,运用了许多的京调特性,一字多音、拖腔就是其最大的特性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上过很多届学生,很多班级,以前就是让学生多听、多跟范唱,结果学生学得比较慢,而且拖腔的过渡音很难唱准。一次,我把最后一句拖腔给学生用上了旋律线,节奏时值一目了然,学生再不会出现少一拍,多一拍的现象;音符高低明朗呈现,学生对音准能够准确把握。又如分析《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三主题时,不断重复、循环的三个音(1.7.6),是作曲者纠结的心灵诠释,也是作曲者梦幻中的一封封家书,用图形谱表现的旋律走向和表现意图十分明朗,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也更快更直观地感受。
三、有效可行的律动,增强音乐体验。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体态律动学习音乐的教育思想。律动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律动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能力,是一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的审美体验活动。而如何选用有效的律动,将是“高质”音乐课堂的关键所在。宁波市音乐展示课中,一堂小学的欣赏教学《幽默曲》中律动教学贯穿整堂课,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整堂课就是在许多有效的律动中进行聆听,达到了显著的效果,课后好多天,我的脑海里都一直能够不知不觉地响起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高质”效果可见一斑。教师在不同环节,通过在活泼的第一主题让学生为音乐配节奏拍手,在抒情地高音区让学生用指尖跳舞随后停留在高音区的“阳光里”,让学生随着旋律的高低用身体表现,灵动的音符学生们演绎地像钢琴上的键盘高高低低地浮动;在一段主题减慢减弱的时候,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渐弱“躲到”椅子后等等。在我的课上,我也经常让学生用动作表现旋律的高低,学生们记忆旋律更加形象。
四、有目的性的组内探究,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的天性是表现“自我”和自我“表现”,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自主地发挥着自己的想法和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我让学生学习一样最简单的乐器——竖笛,这样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就有小帮手了。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自由讨论。到了高年级,一首乐曲初听完,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几个想知道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发表个人意见解决。如果是歌曲,可以直接给学生,让学生们学会最简单的唱准以后,再编排用怎么样的声音、情感和表现形式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老师就成功转型为课堂引导者。一堂九年级的《沃尔塔瓦河》,教师给学生们介绍了所有的管弦乐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乐器的音色,自由创作这首乐曲,经过激烈地讨论,学生们给出了十分独特的作品和见解,这样学生对这首乐曲的聆听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