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总书记新年贺词2020年观看心得800字
新的一年,我们唯有立足岗位持续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不断奋斗出幸福美好未来,不断助力我们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持续实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总书记新年贺词2020年观看心得800字大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总书记新年贺词2020年观看心得<一>
纵观习总书记历年新年贺词,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文风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呈现出鲜明特点。
一、既盘点大事件,又梳理小事情。年终岁末是回首过去、瞻望未来的重要时间节点,自然免不了要回顾总结,但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又不可能长篇大论,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只能拣重点、挑亮点地说。习近平新年贺词往往会把一年来标志性大事件作一盘点,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军事、民生等方面,晒亮点、讲重点,报大帐、讲大事,列数据、举事例。然而,除了讲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高大上”大事件之外,他又会从一个小口子切入,讲几件代表性的小事情。比如,2018年新年贺词提到了四个地方的群众来信;2017年新年贺词讲到“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等;2015年新年贺词说道“马航MH370航班失踪”等。宏观微观、大事小情的有机融合,让新年贺词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二、既贯穿不变的主题主线,又侧重不同的年份特点。高质量高水平的讲话也好,文章也罢,都有它鲜明的主题主线,中心思想突出。习近平每次新年贺词都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列、贯穿时代主题,都扎根中国大地、贴近现实生活、呼应百姓期盼、契合社会心理。在5次新年贺词中,“人民”是一以贯之的主题。“人民”一直是习近平新年贺词当中的高频词。5次新年贺词中,一共提到60次,其中2014年9次,2015年16次,2016年11次,2017年10次;2018年的新年贺词,更是以人民开篇,又以人民落脚,通篇以人民立题,“人民”一词出现14次,这与十九大报告中两百多次提到人民一脉相承。重要的不仅仅在于次数,而在于赋予“人民”这一词语的内涵不断丰富。2014年人民是追梦者,2015年是支持者,2016年是付出者、收获者,2017年是奋斗者、实践者,2018年是共同完成者、创造者和共享者。这足以见得“人民”二字在习近平心中的位置和分量,更足以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经典誓言。人民情怀已经浸透于字里行间、深沉而绵长。特别是,由人民这一主题而延伸出来的扶贫、脱贫、民生等话题几乎年年都讲,成了习近平主席的无限牵挂,念念不忘。既有不变的主题,又有不同的侧重和表述。在“人民”这一主题词下,“改革、发展、反腐、奋斗、落实”成了关键词,频频出现在不同的年份贺词中,其中5次新年贺词里28次提及“改革”,而强调“改革、发展、反腐、奋斗、落实”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既阐释执政理念,又表达殷殷期望。站在新年的门槛上,过去“怎么看”、往后“怎么干”,这是一个阐发执政理念、释放政策信号、描绘未来蓝图、寄托殷切希望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新年贺词年年有新话,篇篇有金句,这是大家一个强烈的感受。2014年的新年贺词,他提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2015年的新年贺词,他强调“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2016年的新年贺词,他感触“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表示“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2017年的新年贺词,他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2018年的新年贺词,他表示我们的一切工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还鲜明提出“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广大干部要“以造福人民为政绩”,等等。这些金句不仅仅是语言出彩,富有表现力,更重要的是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前行的灯塔和思想指南,也成了广大群众的言行遵循。特别是,作为党的十九大之后的首份新年贺词,更是传递出习近平不忘初心、求真务实、改革到底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了语言的感染力和思想的穿透力。
四、既讲大白话,又说知心话。习近平语言风格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在于善于用群众语言,讲大白话,而且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直抵人心,习近平新年贺词又一次诠释并展现了这一风格特点。每一次新年贺词开场白都特别口语化、“接地气”,一上来便娓娓道来,比如,2015年的新年贺词开头便是“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就要过去了,2015年正在向我们走来。”比如,2016年新年贺词开头也是“再过几个小时,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朴实、真切、平和、自然、可亲之风扑面而来,没有架子,从未“高冷”,不唱高调,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每一次新年贺词都那么暖人心、“接地气”,以“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沁人心脾、润人心田。习近平新年贺词常常都是从百姓视角出发去说话,放下身段,可谓“大人物说普通话” ……此处隐藏19172个字……了祖国的关心,党的关怀,同时,也寄予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和更美的畅想。
新年贺词观后感<三>
2020年,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变为现实,继续朝着我们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2020年,要紧抓工作目标,勤勤恳恳地工作,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注重工作效率,努力实现100%完成率,寻求最优的方法、最可靠的方式,以工作成效为公司形象加分。
2020年,要继续努力打造公司完美形象,实现优秀的工作成绩与优质的服务相结合,以优质品牌创完美形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作为我们基层干部来说,我们更切近人民,我们要在脱贫攻坚上和人民战斗在一起,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其中,让人民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运用好党的各类扶贫政策和法规,给予贫困户政策支持。同时也不要仅仅依靠上级指示去帮扶,更要有创新性的的开展这项工作,在帮扶的同时不要只是仅仅的帮扶,我们要让贫困群众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依靠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教育贫困户不要等靠要,要让贫困户动起来,联起来,让贫困户了解帮扶政策,从思想深处对帮扶工作一个新的认识。
新年贺词观后感<四>
2020年,各地在上班的前一两天纷纷召开了深化作风建设动员会,为新一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各级干部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才能经得起组织和群众的考验、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2020年中带来新变化、开启新气象。
2020年要强化学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习就是固本之举,学习就是源头活水。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和改进学习方式,推动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作示范,在真信、真用、真行上作示范。通过及时学、专题学、系统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升思想作风、能力素养和工作本领。
2020年要勇于担当。敢担当、有作为是检验一个干部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当不好干部。当前,要结合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强化鼓励激励,重点解决干部“不想为”的问题,科学容错纠错,重点解决干部“不敢为”的问题,实现能上能下,重点解决干部“不作为”的问题,进而释放制度机制创新的蓬勃活力,凝聚正能量、鼓足精气神,追赶超越争上游。
新年贺词观后感<五>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质朴的语言,透露出深远的意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争做新时代基层实干家。
争做新时代基层实干家,要舍掉温室,经历风雨,体察民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结症,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做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深入基层和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历尽毕生精力投入到小岗村的建设当中,最终让小岗村这一中国改革的窗口,实现脱贫致富,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红利。基层工作细碎繁琐,要想做好基层基层工作必须要深入调研。多到农村的田里走走,多到老百姓家里转转,唯有如此,才能知民意、懂民心。唯有扎根基层,才能掌握群众所思所盼,真正成为体察民情的基层实干家。
争做新时代基层实干家,要摒弃私心杂念,保持专注,帮助群众排忧解困。当前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然而犹如怀胎之分娩,凤凰之涅槃,发展总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在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仍然存在不少的漏洞。所以,基层干部应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宁心静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争做新时代为民解忧的实干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农村发展殊为不易,绝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应将扎实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装进行囊,争做新时代基层实干家,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