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一个典型的青年才俊,被冤入狱判无期,在狱中度过自己人生中黄金时段的19年仍没有遗失自己的信念、希望,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付出,本身就是一个励志的典范。
从被冤枉杀人判无期到监狱经历的种种,安迪的冷静超乎寻常,他没有怨天尤人,甚至没有丝毫地抱怨,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让自己慢慢地适应监狱的环境。一个月后,安迪开始了自己的计划,是的,我一直觉得,从他向瑞德买小榔头的那刻起,就开始朝着自己的希望行动了。
安迪是睿智的。监狱里卖东西的不少,正确地相中瑞德并和他结交是他睿智的首要表现。他的睿智同样体现在他正当地展示了作为银行家的才能。虽然不能知晓他决定帮助狱官逃税时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毫无疑问,这让他一箭双雕,不仅让狱官刮目相看,更赢得了狱友的拥戴(或许拥戴用在这里并不合适,至少是好感吧)。抑或许就像瑞德讲的那样,当时的安迪“只想重温自由,即使只有一刹那”。
靠一把那么小的榔头越狱,显然不现实。和瑞德一起下棋,安迪不动声色、毫无破绽地请瑞德帮忙找石头;丽塔.海华丝、玛丽莲.梦露,瑞德的礼物送得真是恰到好处,它们使得安迪的越狱计划天衣无缝。
安迪是机警的。在越狱的工具准备齐全之后,成功躲过狱警的地毯式搜查。
安迪的信念是坚定的。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狱中拥有了那么点小地位后,仍然坚持着自己心中不灭的希望,所以即使在狱中,他仍然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的自由,或许这就是瑞德说的“臭屁”。“他闷声不响的,说话、走路都不像是这里的人,他像在公园散步,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没错,打从一开始,我就喜欢他。”
安迪是有着感染力的。他成功地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他并没有什么领导能力,但他浑身散发着领导者的气质。
安迪是坚韧的。越狱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写信也不是一天两天,他们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付出终会有回报。tomorrow or later,it will come true only you believe.
这使我想到了身为学生的我们,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你遭遇低谷和否认时,你是否拥有安迪的冷静和睿智?在遇到合适的机会时,你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并不失时机地展现?在周围人都放弃信念或希望时,你是否能找到正确地方法并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奋斗?最后,你是否拥有一群伙伴,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等待你的召唤?
《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当你拥有了以上这些,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转载,有删改)
第二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回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出自上世纪90年代的经典老电影,心中那份感动依旧难以忘怀。这部在当年红极一时的电影在今日仍受众多影评人追捧。其实,电影本身只是讲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
故事主要集中在一个名叫安迪的银行家身上,1946年他因被诬陷杀害妻子及其情人而被判刑,进入肖申克监狱,在这里他遇上了好友瑞德--一个在监狱里混迹数十年的老油条。故事也由此处展开。
电影的主要场景"肖申克"是一所重犯监狱。犯人在"肖申克"所经历的痛苦不是狱警们的折磨,而是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这样的生活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角色,忘却了自己的情人、青春、理想,忘却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真实性。
安迪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没因为周遭的环境而麻木。他用自己的金融知识为狱警做假账,以期能够改善狱友们的生活,同时寻求越狱,获得自由的机会。
庸常生活中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一味寻找前人的足迹,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被动接受,习惯了没有奇迹。可是正如《飞越疯人院》中说的那样,"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安迪就是如此。
一米厚的高墙、5公分厚的铁管、200米的恶臭下水道,这便是安迪的逃狱之路。他用一把小锤子,耗费数十年的时间挖穿了那堵厚墙,在雨夜砸开水管逃出监狱。而这堵墙是瑞德说六百年也凿不穿的。
安迪逃离监狱是寻求自由,同时也是逃离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现一个十分令人难忘的词--体制化。何为体制化?当初看电影时印象并不深刻,而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对体制更深有体会。它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一如电影中的那句话"起初,你讨厌它,然后逐渐地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照它,这就是体制化"。
现在社会好像也比较时兴将人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体制外的人通常有某种优越感,似乎自己的人格才是独立的。可实际上,真正愿意做体制外的人还是很少的,而且是很痛苦的,何况他们真的在体制外吗?但体制真的好吗?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如安迪一样生活在监狱里,所以也根本就无法感觉那种身体上的对自由的限制的痛苦,可这并不表明你的灵魂,精神上就是自由的。每个人不自觉地都在受到体制化的影响,没有人能够逃脱这种被"体制化"的命运。只要你现在问一问你自己:我还是不是自己以前想象的自己?我还是我自己吗?或许你就能感觉得到了。对,你感觉都没错,你被体制化了。这是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体制,它在以他的规则规定着你的生活。
但(转载需注明来源:wWw.)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排斥体制,体制在很多时候是社会的脊柱与规范,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更健康、更有序。虽然有时它会让我们感觉不自在或无所适从,甚至会有一种压迫感。可回看历史,在那些战乱没有体制的年代,世界是什么模样!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混乱无组织,无纪律,人民生活迷茫,得过且过。这也是当今社会为什么总是强调深化体制改革的一大原因,也足以体现体制对一个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一个团体都是如此。
那么作为追求自由灵魂的个体-我们,既然不能摆脱这种束缚,那就学学安迪吧。在体制中求生存与发展。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我们的自由之花需要我们自己去灌溉,我们生活的方式需要自己去选择去经营。正如电影中的那堵传说六百年凿不穿的墙一样,看似很难突破,却在十年内被一人之力击毁。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一种看似很难突破的高墙,无坚不摧让人望而畏之。然而有人在墙内有人在墙外。墙外之人并非拥有什么特异功能。其实每个人都拥有穿透一切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信念。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必然会在坚持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事业成长的过程必然是漫长艰苦的,只有坚持信念,才能打破束缚的高墙,取得突破。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故事,还展现了希望、自由、信念的力量,更让我们从中思考了有关体制的意义。公司应以国家体制改革政策为指向,不断深化公司体制。而作为一个员工,我认为更需从自身来规范体制认识,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公司的需要。
第三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肖申克的救 ……此处隐藏2062个字……下囚,无力抵抗,只得照办。他对石头也很有研究,亲自用刀将石头刻成国际象棋的棋子,使之成为娱乐工具,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认识,帮他找到一条正确的开挖隧道的线路!还有,他对音乐有着特别的热爱之情,对图书馆有着掌管的能力,还创设了一个莫须有却合法存于世间的名叫史蒂文斯的人,他越狱后便是以史蒂文斯之名傲然重立于世,从此,安迪消失,史蒂文斯真正诞生!警方再也查不出那个离奇的越狱者的下落。他的所有智慧与才能,都为实现自我理想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其实我觉得安迪与老囚犯瑞德的关系很难说。表面上看他们是朋友:俩人形影不离,感情深厚,互相帮助,安迪也告诉了瑞德将来出狱后要去寻找自己——只是通过大橡树下越狱后所写的信间接告诉,但仅以此据就能说俩人是朋友吗?安迪与瑞德的思想与信念大不相同:安迪不满足于现状,为权利与自由不懈拼搏,而瑞德满足于牢狱生活,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俩人并非无话不谈:安迪的那把小锄子何用,以及安迪的越狱打算,一概没有告诉瑞德——当然,影片的发展不能如此,如果这些都交待清楚,那么本片将毫无悬念感可言。不过我相信,当老瑞德明白了安迪所做的一切,当片尾俩人在浪漫的芝华塔尼欧海湾热烈拥抱的时刻,最终俩人还是成了好朋友。
片中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在狱50年的布鲁克斯(老布),老布最终临刑满释放之际竟然无奈到想杀狱友继续留在肖申克,正应了瑞德的话:当在狱时间足够长之后,你便感觉你已离不开肖申克,这就是
所谓的体制化……最终老布获释后因空虚而自缢的画面不仅经一步揭示了肖申克对人性与灵魂的扭曲,更反衬了安迪始终为逃离肖申克而奋斗的不凡与伟大。
伟大的安迪·杜弗伦最终成功越狱,重见光明,重获新生!当我们看到他爬过那象征牢狱的龌龊肮脏的下水管道,看到他在雷雨之中高举双手仰天长啸之时,我们内心积压的愁云也在瞬间转换成奔腾的热血,禁不住对安迪的成功拍案叫好!
哦,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可恶可恨的监狱长诺顿。此人灭绝人性,极度自私,长袖善舞,贪污谋杀。为了封堵真相,杀害了解实情的汤米;为了让安迪永远帮着自己炒黑钱,不给安迪任何申辩的机会,反而予以威胁,施以严刑。最终,这个恶贯满盈,自以为能将所有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监狱长到死也无法置信自己怎么会死在昔日被碾压于脚下的安迪之手。奇迹啊,奇迹啊,囚犯与监狱长,正邪颠倒了,势力与结局也颠倒了!何其美哉!何其壮哉!
看罢此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谨借此片,回顾一下人生之路上的种种哲理:
1.敢于追求正义与自由,不论身在何方,身陷何地;
2.敢于与困难作斗争,不论困难有多大;
3.持之以恒,不论山有多高,海有多深;
4.相信奇迹,永不言弃;
5.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就算你周围的所有人都并不支持;
6.学会交朋友,更要学会一个人独立战斗;
7.要有智慧与才能,为此,要多读书,多思考,交高人,走遍地;
8.牢记安迪·杜弗伦的话:人要二选一:忙着活,或忙着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9.不管你的信念与前途怎样,路是自己走的,不论怎样,请不要想到自杀;
10.最后,多看电影,多写观后感,呵呵……
第五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最先是听闻《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很好,所以找了个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当时就觉得果真不错。但好书总比好电影更能让人深受启发。在这个寒假终于找到了《肖申克的救赎》的纸质版图书,也一饱了眼福。看完后,有原来电影人物的轮廓印象和书中情节的细节描写,我得到了更多的感动和启示。
有很多人说这本书揭示了人内心信仰的伟大力量,但是在我看了很多遍《肖申克的救赎》后,我每次看过后都有更多的感受。信仰固然是一大主题,在我眼里,书中朋友间的情分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
小说的主人公——大银行家安迪被冤入狱,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监狱”,与其说这是个监狱不如说这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里有相貌堂堂却心狠手辣的典狱长,有冷血残酷的狱头,有变态的“三姐妹”,也有神通的瑞德,也有白发苍苍的图书管理员布里克。不同的人物性格,狱中不同的事,这些都映射出我们的社会,或安逸,或黑暗,不管到什么时候,他都不会过时。
安迪入狱的第一晚,一个新来的胖子受不了“三姐妹”的调戏大哭大闹最后被狱头活活打死,完全没有让人解释的机会,一条生命就那样没有一点点的温暖的逝去,当安迪问起他的名字时,根本就没有人想要去知道那个可怜鬼。还有典狱长无情的杀死了“小摇滚”汤姆,只因为汤姆知道安迪正是被陷害的,而典狱长担心安迪把他做黑账的勾当说出去,殊不知家有妻儿的汤姆已经考取了自学文凭。不禁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又有多少有权有势的人随心所欲谋取个人利益而不惜他人利益呢?就如当下引起社会热议的农民工讨薪事件,那些拿着铁棍打讨薪农民工的人有想过这些人的艰辛吗?生而平等,但是,跳楼、服药讨薪的农民工的生命现在变得如此的不值钱。
小说也写到老布里克在肖申克呆了五十年出来被安排在一家便利店工作,但是常常出错,最后他自杀了。这就正如瑞德在最后一改以前假释时虚心悔改的态度而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诉说自己曾经犯下的错,他反而假释通过了。当瑞德在同一家便利店工作时,他也领会到在封闭的生活了几十年后出来面对的世界已经进步得不是他可以轻易的适应的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已经被体制化了。同样也是在狱中生活了19年的安迪,他始终有着积极的心态,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信仰。在这本书中,信仰这东西可能就是从每月写一封信给政府到没周写一封信,可能就是19年用一把小小的锤子凿出了一条密道,也可能就是在雨天爬过500英尺的臭气熏天的下水道,信仰就是一点点的给自己创造出新的不一样的自己渴望的生活。而这也是我现在需要的,也是很多和我一样对自己生活迷茫的朋友们所需要的,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像安迪那样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坚持自己的信仰。现在有一些人就说中国人现在缺少信仰,这可能也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需要引起我们国人注意的问题了。
说到《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它也让我认识到朋友是多么的重要,尤其在身处困境的时候。在这本书中,安迪和瑞德就是这样的朋友。从相识到相知,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就是纯粹的友谊。当他俩在一起谈论人生的时候,再为希望这个东西争执的时候,他们的性格和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安迪说任何时候都要怀有希望,瑞德说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但是在最后,他们还是相聚在芝华塔里奥。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也需要这要纯粹的友谊。而不是为了利益相互利用或者勾心斗角。
更多的时候,书本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或者是欢愉,好的书会让我在细细品读中领悟到很多东西,有感情,有工作,也有为人处世的态度。《肖申克的救赎》可能已经不是现在流行的情爱故事,但是它在我心里是永远不能磨灭的信仰,对,就是信仰,它时刻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真正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到底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坚持下去。
文档为doc格式